《台灣胃在歐洲・之71》
2021年10月的愛沙尼亞這趟和全團法國人綁在一起七天六夜的校外教學,我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他們真的好~會~喝~啊。
用完餐,咱們來自啤酒國的捷克人EMBA director已經輕微的茫了,雙眼紅紅的跟著我和也不太喝酒的哥倫比亞室友一起走回飯店。結果那群法國人還去續拖,他們到了卡拉OK大唱到凌晨三點,據目擊者表示,他們喝下了比用餐時更多出N倍的酒。
驚人的是他們隔天早上九點全部準時出現在教室,有人看起來睡眠不足,但是沒有人喊頭痛宿醉。
那欵安捏~
我和同學聊了這個驚人的發現,他說他有看過研究,研究說亞洲人大部份缺乏消化酒精的基因,所以不太能喝酒。我回家查了一下結果發現:所謂「酒精不耐症」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2),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成的乙醛。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 (WHO)認定的一級致癌物,若累積體內將大幅提高罹癌風險,特別是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胃癌等。
喝酒很容易臉紅的話就代表你可能有「酒精不耐症」。不就是在說我嗎?
本來人都到了歐洲,想說酒比水便宜,款式又那麼多種,來練習喝酒好啦不然太可惜,所以那個夏天我常常喝啤酒,看了這研究後我基本上就不太喝酒了,反正本來就不愛喝,以前只是想說配合大家喝一點。現在即使整桌都在大喝酒我也只點汽水,反正沒人會唸妳也沒人會勸酒。
跟令人痛恨的勸酒文化說bye bye ,也不用從眾啊,這裡是歐洲欵~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