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防扒分享」標籤的文章

《防扒分享第 3️⃣ 集——隨時保持警戒心》

圖片
這大概是最後一集啦,簡單分享一下差不多算是常識的警戒心和遭扒經驗。 很多人要來歐洲旅行時都會很擔心被扒或被搶,其實也不能說歐洲都超亂, 只能說與那種可以把筆電丟在咖啡廳桌上就跑去上廁所的台灣大不相同吧 ,我覺得過來歐洲最重要的還是心態的調整, 隨時保持警覺,貴重物品不外露 。 遭扒實例分享。 多年前短居巴黎時安排了一次短暫的巴塞隆納旅行,行李只有一個大後背包和一個手提公事包,後背包裡是一些沒什麼價值的衣物,手提包裡的錢包一樣是鍊在包內,護照放在內層暗袋裡。 在火車站要坐長途火車回法國前,火車門口有一個人按了車門按鈕,我 分心 的瞄了一眼, 一邊走進火車時覺得手提包有拉扯感,往下一看居然看到一隻手在我的手提包裡 ,我馬上把那隻手抓出來並喝斥了瘦小的女賊,我的旅伴也一個箭步衝上來搶走她手上的黑色衣服,因為她以為女賊從我包裡偷出了那件衣服。   注意:竊賊常常會用衣物遮掩雙手以方便行竊  我們把那件衣服攤開後發現她沒有得手任何東西,我把衣服丟回給她,她用手比著腦袋,意指我們兩個是神經病,我們檢查了一下發現沒有損失,也就不理她進了車裡坐定。 火車是從巴塞隆納總站往法國出發的,所以在火車站停了很久,乘客陸陸續續的上車,有三個法國女生帶了一~大~堆~零散的行李,就是還有手提藤編籃外加大包小包那樣,一邊嘻嘻哈哈的上車。 結果就在對面月台的火車要開動的前一分鐘,剛剛那個女賊和另一個女性 (居然有同夥) 飛速的從我們這台火車車廂衝向對面月台上了火車走人。坐我對面的一個男生一看到這樣, 很警覺的開始摸起自己全身上下的口袋做確認 ,但他看起來很平靜,應該是沒有掉東西的樣子,直到車子往法國開了一陣子,那三個法國女生才開始慌張的在找東西,警覺男問她們發生什麼事了,她們說皮夾不見了,警覺男就跟她們說剛剛女賊衝下車的事情,法國女生聽完就哭了,然後按鈴找車掌來。我聽她跟車掌哭著說證件和銀行卡都不見了,真的感到五味雜陳,一方面覺得那差點就是我了,一方面覺得當時也許應該發出一點警示的。 經歷這件事後,我感受到竊賊是 絕對是會觀察下手對象的,重點不在膚色,而是你有沒有保持警覺 。因此在歐洲,我坐地鐵基本上不太滑手機,就是安靜的觀察週遭這樣。 警覺心一定是出遊首要必備,一個實例就是我在歐洲至今全身而退 (敲木頭),在台灣時卻老是在放空,外套都不見了好幾件,悠遊卡都不知道掉了幾張了咧⋯⋯

《防扒分享第 2️⃣ 集——不帶皮夾》

圖片
  大概是這個樣子的手拿包 在歐洲大陸的土地上,我從來沒帶過皮夾,連現在住在這裡近三年了都一樣。我通常把 100歐以下的現金 、證件和信用卡,都放在以前在台北上班時中午出去吃飯時帶的小手拿包。手拿包的提帶上有個扣頭,我總是把手拿包扣在隨身小包裡,如果背後背包就也一樣扣在後背包中。 隨身小包則是在西班牙以10歐還是20歐購入的手工皮件,有一個靠內側的暗袋,需要帶著護照時,就會把護照放在暗袋裡。 浪跡天涯小方包,它已經被用到壽終正寢了,目前我用一個門戶大開的小水桶包走跳,我那歐洲人伴侶非常不以為然~ 當地人也揹隨身小包居多。 遭扒脫身實例: 有一次在波蘭和兩個波蘭朋友在Milk Bar吃飯,Milk Bar是平價小吃店,有點像台灣的自助餐。兩個朋友去排隊點菜,我則一個人坐在方型四人桌等他們,很大意的把隨身包放在隔壁的座椅上,座椅旁就是點餐隊伍。 一個閃神卻看到我的小手拿包居然身在隨身包外 就是它大刺刺的躺在座椅上,我吃了一驚,看到座位附近點餐隊伍裡有兩位女性四處張望看起來有點可疑。朋友點餐回來後我跟他們說這件事,再想指出這兩位女性卻已經沒看到她們在隊伍裡了。研判她們趁我不注意時打開了我的隨身包想扒走我的手拿包,但扒出它時卻因為它被扣在外包裡而沒有得逞,於是趕快閃人。 那時真的覺得鍊條小包救了自己一命呀~市面上很多可以將小錢包扣在衣服或大包包中的產品,都非常推薦大家旅行時使用喔!

《防扒分享第 1️⃣ 集——融入當地》

圖片
  圖片為2010年時去逛的巴黎outlet,當天還有法國人提醒我手機不要放在牛仔褲後口袋裡。 最近版上很多分享和討論遭扒的經驗,想說來分享一下之前旅居巴黎、多次旅行歐洲及目前旅居歐洲三年的一些技巧及實例分享。 在部份遊客眾多的大城市如巴黎、巴塞隆納、阿姆斯特丹和布魯塞爾等等,扒手都較為猖獗,畢竟來自各方的遊客們身懷家當,遭竊後也難以反擊或追查就得返國,扒手不偷遊客要偷誰。 但是在各大城市其實也很多東方臉孔的在地人,所以扒手並不是用膚色來辨視你是否為遊客,而是你的神情。 初次拜訪某地的遊客們通常都一臉興奮,眼睛充滿了星星 ,不要說扒手了,連我都能一眼認出外來者。 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假裝當地人,怎麼裝呢?就是 臉臭眼神死,好像你在那個城市已經活到膩了 那樣,用一種放完十天年假開工那天又冷又下雨還要上班的心情去搭巴黎地鐵,保證看起來比當地人還當地人。 當然衣著最好可以比隨便還隨便,就是在你自己的家鄉的日常打扮這樣 (最好比日常還要破爛一點),帶個貼身小包外加購物袋,也避免整團遊客一起移動,真的要帶大件行李或群體移動時,就是一臉冰霜並散發渾身厭世感,有效的減低自己成為目標的機率。 我靠著厭世感一個人在巴黎生活兩個月全身而退,融入當地到常常有人來問路。卻在2021年和一群朋友從法國坐火車到布魯塞爾,因為整坨人帶著行李目標顯著,在地鐵詢問處要買車票時,就有一位同行朋友的皮包被扒走了。 下一集來講隨身物品的攜帶分式及遭扒經驗。